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惠东:上下同欲抢机遇壮实力重返一流

2020年5月11日    来源:惠东发布

惠东加快重返一流行列进程。这是航拍稔平半岛(考洲洋片)。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的惠东县,地处“大湾区之角”,亦是惠州湾这一“黄金湾”的重要构成。

翻开惠东版图会发现,两大科学装置、新材料产业园、能源科技岛、太平岭核电、大湾区数据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大项目、大平台坐落其中。如此多的大项目集中布局在一个县,在全国乃至世界湾区并不多见。

“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重返一流。”立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时代风口上,惠东加快重返一流行列进程,努力建设一流实力、一流环境、一流生活品质的魅力之城。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综合实力作支撑,实力就是底气。”在惠东县负责人看来,紧紧围绕今年市委“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以大交通网络实现山海统筹发展、大平台建设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新产业发展释放高质量新动能,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角银边”,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惠东力量。

大交通构建新格局

衔接“丰”字交通网络 实现山海统筹发展

在抓“双区驱动”和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机遇下,该县如何主动衔接“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融入到区域大发展格局中,构建“山海统筹”发展快速交通网络?

“轰隆隆……”在惠州大道东延线平山陈塘至稔山汉塘的旧路扩建改造工地上,一辆辆载满建筑材料的运输车在工地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该延线一经完工,将极大完善市区和惠东县城通往稔平半岛的交通状况,特别是有望分流缓解节假日前往惠东海边的交通拥堵。

这是惠东县全力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内通外联、高效便捷”大交通网络的一个缩影。

市委全会指出,惠州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而制约惠州发展的瓶颈是交通问题。“惠东的交通状况,就像惠州的一面镜子。”在去年“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惠东”时,调研采访组曾指出,制约惠东均衡发展、山海联动,交通不通是重要因素,要构建全新的发展格局,惠东需“畅通大交通”破题“山海难呼应”。

作为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中的一个重要承载区域,惠东要如何让“交通带动产业”?惠东县答案很明确:对接“丰”字交通主框架,着力构建在大湾区中起衔接和辐射作用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山江海统筹、实现沿江向海发展。今年,惠东全力推动广汕铁路、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公路、惠州1号公路、县内道路5大类25项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实现对内大循环。基于惠东县属于老区县和在大湾区中的发展定位,惠东规划稔平半岛、白花大岭片区、吉隆到黄埠东部片区,以及山区革命老区四大区域的交通路网对接连通。

为解决稔平半岛交通瓶颈问题,重点推进G324线、X213线、Y007线、稔平半岛环岛路、惠州海湾大桥延长线、铁巽公路及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稔平半岛沿海片区公路网络,有效解决旅游旺季稔平半岛交通拥堵问题。拉通平山至稔山的惠州大道东延线,于去年动工建设,工程在加紧进行;串起巽寮、平海、铁涌、吉隆的稔平半岛环岛高速公路,正开展工可路线方案征求意见。

白花、大岭是惠东县发展工业的重点乡镇,将重点推进4+1”交通轴线中的南北轴线、H4线、G228线、环城西路等道路的规划建设。吉隆到黄埠东部片区,将重点推进核电及两大装置项目配套公路、新吉盐公路、吉隆环城北道路建设,更好发挥大项目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据介绍,20178月开工建设的吉盐公路,正加紧施工建设,计划今年底完工通车。

山区革命老区在构建交通主框架方面,积极参与河惠汕、梅惠河高速及东西轴线的谋划,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带动老区红色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为实施“山海统筹”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据悉,总投资8亿多元的高潭革命老区潮惠高速连接线工程,去年12月完工通车,目前正在开展慢行系统建设。

“四大区域的道路既有主干道,也有次干道,有的甚至是支路,但每一条都至关重要。”惠东县交通运输局规划基建股股长李燕平介绍,疏通后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完善了区域路网功能,让周边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和畅通,同时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对外大联通。惠东以“丰”字交通轴线、高速公路、铁路为主框架,结合该县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特点,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例如,充分发挥高速路、铁路等对惠东县的辐射,加快推进在建广汕铁路、深汕西高速扩建等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建设,构建“山海统筹”发展快速交通网络。与此同时,争取将规划筹备中的深汕沿海客专和惠州至机场线城市轨道均增加支线延伸至广汕铁路惠东陈塘站并站,形成以广汕客专为主,深汕沿海客专、城市轨道交通和厦深铁路为辅的快速铁路骨架网。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地方路网与‘丰’字交通主框架的对接,从而形成‘内通外联、高效便捷’的大交通网络。”惠东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充分释放道路沿线发展空间,为实现山海统筹发展、重返一流行列提供完善的交通路网保障,实现惠东沿江向海发展新模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滨海城市。

大平台聚集大产业

大平台释放“磁吸”效应

打造新增长极

大平台、大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主抓手。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在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形成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三足鼎立”,国企、外企、民企“三驾马车”同台竞技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三足鼎立”中,有两个大平台位于惠东。作为我市全力打造的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紧邻大亚湾石化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将全面承接大亚湾石化中下游产业。产业园主要引进和发展先进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和包装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及日用化学品、前沿新材料等六大产业板块,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惠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材料产业园对惠东推动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该县成立专门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直部门、白花镇政府抽调80名干部进驻现场办公,专门负责园区起步区涉及规划、征地拆迁、盘整收储等工作。

“目前,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已出初步成果并征求意见。”惠东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积极配合市推进产业园国土空间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项规划工作,抓好产业园区域性基础评估工作,全力开展重点项目精准招商,加快园区建设进程。

一边是新材料产业园加快落成,另一边是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建设如火如荼。

太平岭核电、港口海上风电项目、惠东LNG接收站……随着稔平半岛一系列新能源大项目建成投产,谋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探索发展氢能源产业,将支撑惠东形成沿海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和能源输出大县产业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能源基地。

不仅仅是“能源岛”,更是“科技岛”。在稔平半岛,总投资超过60亿元、被誉为“国之重器”的中科院“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两大科学装置,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内少有的两个紧密相连的大科学装置,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重要地区。

“两大科学装置涵盖学科面广,辐射产业链条非常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表示,两大科学装置可在航天、生物、医疗、环保、高端制造等领域开展工业化应用,构建新能源和新材料、先进加速器设备等科技研发次新产业链。

大平台带来大产业,惠东县抢抓新基建重大机遇。前不久,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落户惠东白花镇。该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建成后可提供3.2万架装机能力,将是区域内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

“自从项目接洽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求真务实,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更坚定了投资的信念。”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数据产业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龙头企业纷纷慕名而来。

“除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项目外,还有3宗项目正在洽谈。”惠东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引进更多数据中心落户,打造粤港澳数据中心产业园(惠州),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有望成为惠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产业激活新动能

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

多元发展产业发展格局

当前,惠东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正在进入关键期,摆脱对房地产等旧动能的高度依赖,全面培育壮大以新动能为主的产业、业态、模式,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这是新时代惠东重返一流行列的路径和方向。

所谓经济新动能,被定义为“三新”,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中国产业可分为追赶型、领先型、转阵型、弯道超车型和战略型五大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存在这五大类产业之中。

具体到惠东而言,培育新动能就是要培育产业新优势,既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又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型产业。

环顾惠东产业发展现状,传统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不断谋新谋变。

58日,历时3年半建设、总投入约7500万元的国家鞋材及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在惠东县建成揭牌,这是全国唯一落户在县级行政区域的国家级鞋类产品质检中心,配备与国际一流实验室比肩的化学检测设备,成为惠东制鞋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助推器”。不仅如此,惠东鞋业正在探索建立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新模式,与惠州学院合作成立时尚创意学院,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美鞋园”服务中心,打造鞋业小镇,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品牌创新、金融加持、抱团发展,全力推动转型升级。

而旅游业的持续升级,让惠东滨海旅游业初步聚集了以喜来登、嘉华为代表的滨海五星级酒店群,“百里滨海景观大道、浪漫休闲绿色长廊”基本成型,红色、古色和绿色旅游也加快发展。这让惠东旅游业在疫情过后体现了强劲的“韧性”。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顺利迎来了市场复苏。假期首日,巽寮出口车流量31000多辆次,相比去年同期的车流量略有增加。

惠东还是大湾区的“菜篮子”,冬种马铃薯闻名世界,以赤岸蚝为代表的海产品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为了提升现代特色农业水平,惠东正在大力实施马铃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大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惠东特色农业或可通过与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

一边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边则是新兴产业加快布局落地。在惠东县负责人看来,培育新动能根本还是要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当前,惠东作为我市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主战场”,以新材料产业园和稔平半岛新能源产业园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打造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两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创新特征突出、高层次人才聚集力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以两大科学装置为例,建成后将聚集超过1000名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在能源等领域产生大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未来惠东将以科技创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惠东县有关负责人称,“科技立县,工业兴县”的理念正在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和能源科技岛中发挥关键作用。

发展新产业,激发新动能。惠东县在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两大新产业的同时,还将目光瞄准了商贸物流业、海洋经济、健康产业,着力构建支撑该县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战略机遇下,惠东区位、空间、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惠东大交通、大平台、大产业加快建设推进,相信未来有更多优质大项目和创新资源聚集,惠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重返一流行列的信心必将更加坚定。

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打造蓝色经济创新驱动新引擎

惠东山海资源丰富,新产业新平台聚集,是大湾区能源产业聚焦点,前景无量。在稔平半岛滨海新城周边,可高标准规划建设惠州滨海城市新中心,纵向通过1号公路与惠城共同构成“一个扁担挑两头”陆海互济的城市发展格局,横向通过东西轴线加强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的合作联系。通过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大幅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岸线开发利用品质,致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带雨林”,加速吸引顶尖人才、创科产业、总部经济,全力打造蓝色经济创新驱动新引擎。

惠州学院经管学院教授、博士胡瑞卿:

交通大构架带动新产业

惠州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沿江向海发展,打造“惠州湾”。惠东应抓住机遇,借助交通大构架带动新产业,重返一流更有底气。惠东稔平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结合“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进和打造核电、风能、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的大项目,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优质的大康养产业集群,打造一个优质的生活圈、产业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