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进入转型阵痛期, 惠州经济如何向上突围?

201908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地处大湾区的惠州,上半年经济总量稳居广东省第5位,跻身全国城市GDP百强榜第51位。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机遇下,惠州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这座工业重镇眼下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

近日,惠州市统计局发布的1-7月经济数据显示,惠州经济发展压力与动力同在,工业经济喜忧参半。喜的是工业投资一扫长期负增长的颓势,同比大增13.3%;忧的是工业生产持续下滑,两大支柱产业同时“熄火”,双双出现负增长。

更引发关注的是,上半年惠州GDP仅增长4.5%,低于全省(6.5%)和全国(6.3%)。很多人不禁要问,惠州的经济怎么了?如何摆脱转型阵痛实现突围跃升?

一问

珠三角九市中排名靠后,GDP增速为何下滑?

发展是第一要务。上半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2089亿元,虽然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5位,但4.5%的增速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排在第7位,仅高于江门(4.0%)、中山(0.9%)。

这样的增速,在惠州撤地设市30多年的历史上堪称少见。增速“跳水”背后,惠州经济的症结在哪儿?

从产业结构来看,上半年惠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过半,但同比增速仅为2.5%,不仅远低于第三产业(7.2%),甚至比第一产业还低(2.6%)。

专家分析认为,上半年惠州经济踩下“急刹车”,关键还是支柱产业不景气。

这在数据上得到印证。上半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05.92亿元,同比仅增长2.2%。其中,电子、石化行业增加值双双负增长,分别下降0.5%2.1%。两大支柱产业同时“熄火”,这不难解释为何工业引擎“失灵”。

730日,惠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惠州市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也指出,上半年惠州工业对经济支撑力减弱,特别是惠州三星电子产能转移对工业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工业生产低迷的困局犹在。1-7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石化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0%3.0%,均比上半年回落。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经济运行,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一定的周期性,经济增长有高低起伏也正常,关键还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表示,惠州以工业立市,工业占比较高。关键要在用地、投资等方面给予工业更多支持,为工业项目落地和做大做强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惠州已开始紧锣密鼓部署行动。近日,惠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工业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惠州将加快推进已供地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已批工业用地项目供地,并抓紧开发“惠州市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系统”,协调解决工业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问

两大支柱遭遇“成长烦恼”,产业转型阵痛原因何在?

作为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城市,惠州工业生产持续低迷以及电子、石化两大支柱产业遭遇“成长的烦恼”,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形势是重要导火索。

然而,环顾周边城市,在同样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深圳(7.4%)、广州(7.1%)、佛山(6.9%)、东莞(6.9%)都实现较快经济增长。为何全省经济总量“前五军团”中唯独惠州增速“跳水”?

十年一轮回。类似的阵痛,东莞也曾遭遇,甚至比今日的惠州更剧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数年间,“世界工厂”东莞的经济增速一度断崖式下滑,企业“倒闭潮”传闻不绝于耳。困境之下,转型突围迫在眉睫。

相比之下,惠州当时由于有中海油惠州炼油、三星电子等大项目支撑,延缓了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就这样,东莞和惠州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东莞开始“腾笼换鸟”,力推“机器换人”和转型升级。惠州则继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虽然带来经济高歌猛进,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迟滞。

 “企业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根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秋生认为,企业要提高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才能更好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成目前惠州经历阵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去多年,工业发展得到的支持明显低于房地产,工业用地占比、工业贷款占比、工业投资都持续走低,但过去房地产的繁荣掩盖了工业经济下滑的问题。

数据显示,惠州的广义房地产业贷款余额比重从2014年的41.6%上升到2018年的65.7%2014-201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合计3893.5亿元,比工业投资多63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0.7%

特别是随着惠州三星电子产能向越南转移,惠州产业结构单一、大项目青黄不接、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

转型之路虽然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

去年以来,惠州加大对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例如,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必须6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报批,年度工业用地供应比例不低于50%

这些新招实招,将赋能“2+1”现代产业发展。今年初,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三问

工业投资出现井喷,创新发展前景如何?

虽然上半年惠州GDP增速大幅放缓,但投资迅速回暖。

据惠州市统计局的数据,1-6月,惠州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000亿元,达976.64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4%,比一季度回升22.5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25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良好势头还在延续。1-7月,惠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比上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298.3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52.3亿元,同比增长14.2%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宏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是一个工业城市,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投资增速快,说明经济形势有向好因素。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将为经济发展孕育新动能,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成效。

 “一段时间以来,惠州工业投资比较低迷,今年能够实现工业投资较快增长,说明惠州在重视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集中了力量和资源。”陈鸿宇认为,惠州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会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工业投资井喷的同时,重点项目建设也加快推进。

惠州市发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7月惠州重点项目投资399.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7.9%,同比上年增加18.9亿元。其中,产业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7.4%,完成投资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66.9%

近期的利好消息还有不少。82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启动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等相关工作。广东将加快启动第三批3家省实验室建设工作,包括位于惠州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这个省实验室将与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太平岭核电等项目形成联动,助力惠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惠州布局未来创新发展的最新动作。加上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背后是外界对惠州这座大湾区城市前景有信心。

陈鸿宇认为,惠州有一批与新动能增长有关的重大项目正在落地或建设,虽然暂时看不到效果,但投产后会推动制造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引擎。

 ■专家支招

 “两条腿走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829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东莞,惠州的镇域经济不够发达,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惠州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电子、石化都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林江认为,惠州除了做好产业规划,围绕电子、石化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大有文章可做。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有一定的名气,也有一些知名企业。惠州可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抓手,拓宽上下游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会比较快,这是惠州当前应当努力的关键。而石化产业也可以向下游的精细化工延伸,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精细化工是一个大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从石化到精细化工,这既是转型,又是升级。”

林江表示,惠州振兴工业,可以选择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靠内生式的培育,一个是靠外生式的引进。对惠州来说,如果内生培育做得好,引进外来项目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应当集中力量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做出自己的特色,再针对自身产业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进行资源引进。

【记者】周欢

【制图】钟仁敏

【作者】周欢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返回原图
/